哈密: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,全地区总面积15.3万平方公里,占全疆总面积的9%,辖哈密市、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。设有国家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—老爷庙口岸,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。境内驻有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、哈密煤业集团公司、兵团农十三师、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办事处、新钢集团雅满苏铁矿等21家中央、自治区单位。全地区总人口53万人,有37个民族成份,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32%,城市人口占50%。
哈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,天山山脉自东向西400公里横亘其中,形成山南山北迥然不同的两大自然环境区:山北巴里坤、伊吾两县草原广阔,夏季凉爽宜人,冬季冰优雪丰,自然风光秀丽,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旅游胜地;山南哈密盆地干燥少雨,昼夜温差大,日照时间长,是享誉中外的哈密瓜、哈密大枣的重要产地。
新译通哈密翻译成功案例:
新疆哈密地区边境贸易进出口公司 哈密地区惠通经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
哈密地区口岸晨光公司
新疆协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
伊吾县边境贸易公司
有关哈密的一般知识:
哈密,古称昆莫,汉称伊吾或伊吾卢,唐称伊州,元称哈密力,明以后称哈密。
哈密地处西域与中原的交通要冲。2000多年前就是汉朝与匈奴激烈争夺以制西域的战略要地。哈密成为通往西域的主要孔道,被视为“西域襟喉”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,使哈密在历史上代不绝书。从三道岭,七角井发现大量的磨制石器可证明,距今7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,哈密人的祖先已在这里繁衍生息了。从公元前20世纪开始,先后有多种民族在这块绿洲上生活过。哈密绿洲的开发和社会进步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。
由于哈密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,生物资源极为丰富。哈密市的植物分为农作物、花卉、中草药、林木和草源五大类,1000余种。农作物主要有:小麦、大麦、高粱、糜谷、荞麦、棉花、豆类、油料作物以及哈密瓜、西瓜、葡萄、大枣、杏、梨、苹果等;野生中药材中面积较大的有党参、雪莲、柴胡、大黄、麻黄、甘草等150多种;林木中有落叶松、方松、胡杨、山白杨、梭梭、红柳、沙枣等天然林树种。
哈密市域内动物分为兽、禽、蛇虫、鱼等4大类数百种,兽禽类主要有:羊、牛、马、骡、驴、骆驼、鸡、鸭、兔等。受国家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骆驼、野驴、黄羊、雪豹、马鹿等,受国家保护禽类主要有雪鸡、天鹅、鹰、长耳鹗等。
哈密市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厚重,民族风情浓郁,人文、历史、自然景观星罗棋布,闻名瑕迩。雄伟的天山横贯全境,形成了迥然不同的两个气温带,山北雪山草原风光、山南大漠风光,有“十里不同天,一日游四季”和“新疆风光缩影”之说。主要自然人文景观有雄伟的天山、神秘的魔鬼城、哈密回王陵、盖斯墓等,其中享有瑞士风光的东天山名胜风景区,已被列为国家AAA级风景区;同时还开辟有大漠风光探险游、“农家乐”民俗风情游等旅游项目。哈密市列为新疆四大旅游重点建设城市,星级宾馆10家,2004年被评为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”。哈密市东天山“新、奇、险、特”旅游线路的开放,是哈密市与吐鲁番、敦煌的历史文化为主的旅游区建设为一线,互为补充,各具特色。
哈密曾是古“丝绸之路”重镇,地处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汇之地,历史文化源远流长,人文、自然景观星罗棋布,融南北疆景色和气候于一地,有“新疆缩影”之称。哈密东天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的开发,使其与吐鲁番、敦煌以历史文化为主的旅游区互为补充,东西连成一线,独具特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