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威: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,位于东经103°35'30"至104°40'50"、北纬25°53'30"至26°44'50"之间,东与贵州省盘县接壤,南与富源县、沾益县相连,西与会泽县隔牛栏江相望,北与贵州省威宁、水城县山水相依,总面积607平方千米,约占云南省总面积的15.8%0。市区距曲靖市政府驻地102千米,距昆明204千米。2005年,宣威市辖区有宛水、西宁、双龙、虹桥、来宾、倘塘、田坝、板桥、羊场、格宜、靖外、龙场、海岱、落水、务德、龙潭、宝山、东山、热水、得禄、普立、西泽、杨柳、双河、乐丰、文兴、阿都27个乡(镇)街道331个村委会、25个居委会。2005年未,全市有总人口1411295人,男745956人,女665339人,男女比例为112:100,其中非农业人口135516人,少数民族90165人。
新译通宣威翻译成功案例:
云南省宣威市金沙工贸有限公司 宣威市天成实业有限公司
云南省宣威市漆粉建材经贸公司
宣威市信源招标有限公司
云南省宣威市海璇实业有限责任公司
有关宣威的一般知识:
宣威历史悠久,早在新时器时代,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,辛勤耕耘。秦以前属古被郎辖地。秦朝统一后,开通五尺道。西汉武帝建元六年(公元135年),设郁邬县(今宣威)。东汉,并郁尊县人汉阳县(今贵州威宁、水城)。蜀汉时复置郁邬县,改属建宁都(今曲靖)。唐代,大理国置磨弥殿部,其地域舍今宣威、沾益、富源之境。元世祖至元十三年(1276),立云南中书行省,建立路、府、州、县,沾益州隶曲靖路,领交水(今沾益)、罗山(今富源)、石梁(今宣威东北部)三县,州治石堡山西(后迁今宣威河东营)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,改曲靖路为曲靖府,沾益州隶曲靖府,沿用彝族安姓土司世袭土知州,州治今宣威河东膏,同时废除州领三县。同年,于土府腹地(今宣威城)设乌撒卫后三所,隶贵州都司。洪武十六年,筑后三所土城,增设流官知州,侨居后三所内,开始土、流宫合治。
同时,设沾益(今宣威城)、倘塘、可渡三站,并交水、罗山、石梁三县及越州归沾益州管辖。后所军电铺堡地面由乌撒卫管辖,隶四川布政使司,沾益州仍隶云南曲靖府。明天启二年(1622),乌撒土官安效良攻占沾益城,后三所守将弃城投交水。翌年,参将尹启易报云南抚按批准暂移州治于交水,土知州仍居河东营。清顺治十六年(1659),经略洪承畴至滇,定移沾益州治于交水,本境称旧州。清雍正四年(1726),云贵总督鄂尔泰以土官叛服无常为由,参革沾益州土知州安于蕃,将安擒赴省城,请旨定罪。十月派人丈量土司所辖田商。五年七月,取原宣威关之名设宣威州,裁原土司安于蕃所辖各营火地面自高坡顶以上属沾益,以下属宣威。宣威州之名沿至民国元年(1912)。民国2年裁州设县,改宣威州为宣威县,隶属云南省第二区督察专员公署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仍为宣威县,隶曲靖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1954年6月30日: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,改宣威县为榕峰县11月30日,经国务院批准,恢复宣威县1994年2月18日,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威县-改设宣威市(县级市)。
宣威历史悠久,文物胜迹颇多,有文化遗址10处、古建筑I5座。墓葬碑刻18处、馆藏文物7种、风景名胜7个,既有市(县)级文物保护,也有省级文物保护。
文化遗址。一、格宜尖角洞新石器时期遗址,经省、曲靖市、宣威市三级考古鉴定确定;二、颖川营遗址,在宣威城东古城村,明征南大将军傅友德(颖川侯)筑;三、乌撒卫后三所城墙,在宣威城东岳家巷东口,现存部分残墙,建于明洪武十六年(1383);四、可渡关关址,位于杨柳乡可渡村,明洪武初年建;五、可渡古驿道,位于云贵两省交界的可渡河两岸,长约10千米,石板铺成,始建于秦;六、可渡古炮台,位于杨柳乡可渡村旁,明博友德筑;七、宣威关遗址,在宣威城下堡街、西门街交叉口,明代筑,清道光后期毁于大火;八、上营古堡遗址,在宣威城西北上营村,清嘉庆年间由缕御斋倡建;九、诸葛营遗址,在宣威城东河东营村,三国蜀将李恢建;十、红九军团驻地旧址,在板桥一中(原板桥小学)校园内,1935年4月26日下午,红军长征过宣威,红九军团在此设指挥部。
古建筑。一、沾益州土知州家庙,在宣威城东河东营村,明洪武十六年建;二、倘可巡检署,在倘塘镇倘塘村,清雍正十一年在原倘塘驿塞署的基础上改建而成;三、松鹤寺,即东山寺,建于明初,系佛、道两教合一的建筑群;四、善庆寺,位于市印刷厂内,建于明代;五、三台洞,在城西35千米的西泽河谷断岩上,建于清乾隆十六年间(1751);六、观音阁,位于城西南25千米多乐小学内,建于民国19年(1930);七、来宾石塔,位于城北15千米的来宾材南,1912年建,属风水塔;八、侯氏宗饲,在城西南灰调村,建于民国初年;九、魏金阶庄园,在城东南千米的兔场村,民国19年建,是宣威较有特色的私人庄园十、四里座大桥,在田坝新民革香洒上,清同治时建木桥,光绪时改建石桥,民国10年毁于兵灾,13年重建;十一、可渡石桥,在杨柳乡可渡村北的可渡河上,.19,16年建;十二、文庙大成殿,在宣威一中,建于清雍正七年(1729),道光十七年(1837)重建;十三、榕城书院,在宣威二中,前身为明伦堂,清乾隆四十三年(1778)改建为书院;十四、浦在廷故居,位于城内,建于民国初年;十五、朝阳洞,在落水黄路,寺庙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(1784)。
墓葬、碑刻。主要有螃蟹坡梁堆墓、顾家堆梁堆墓、耿兴祖孙合葬墓、续良玉缪文龙父子墓、李将军夫妇基、安于蕃基、王世雄墓、耿让墓、清世祖教条生员卧碑、《重修玄武祖师殿序》碑、耿屯合堡受长发害老少形魂之总墓》碑、免差碑、杨福帧《诺封碑叙》碑、《成章季子绍尧家言》碑、"飞虹伫鹤"石刻、"高山流水"、"水流云在"石刻、水营山摹阙馆藏文物主要有南园砚、玉壶春瓷壶、李仰亭《风雨归舟图》、康熙铜钟、徐人龙字帽、照鹤葡萄画、民国要人题词册等。
风景名胜主要有东山公园(省级旅游景点)、宛水公园、天生桥(双河)、来宾龙洞、庙山森林公园、大响水、榕峰日出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