缙云:缙云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、丽水地区东北部。地处武夷山--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-丽水---景宁断裂带的中断。地貌类型分中心
、低山、丘陵、谷地四类,其中山地、丘陵约占全总面积的80%。地势自东想西被倾斜
。由于地势起伏升降大,气温差异明显,具有“一山四季,山前分明山后不同天”的垂直立体气候的征。
缙云县东临仙居县 ,东南靠永嘉县,南连青田县,西接丽水市,西北界武义县,东北依磐安县,北与永康市毗邻
。东西宽54.6公里,南北长59.9公里,县界全长304.4公里。总面积1503.52公里。县人民政府驻地五云镇,北距杭州175公里(公路262公里)。
缙云建城区面积为4.6平方公里,辖9镇15乡642个行政村。2006年底,全县总人口达441239人。
新译通缙云翻译成功案例:
缙云县恒丰铝业有限公司 缙云县嘉衡工艺有限公司
浙江省缙云县天煌实业有限公司
浙江省缙云县星宇有限公司 缙云县思维特电子有限公司
有关缙云的一般知识:
今缙云地,《禹贡》属“扬州之域”,春秋战国时属吴越,秦代分属会稽郡、闽中郡。西汉时为会稽郡地,分属乌伤县和回浦县。东汉初改回浦为章安。汉末建安四年(199),分章安县南乡置松阳县,缙云地分属乌伤和松阳两县。三国吴赤乌八年(245),分乌伤县南境置永康县,今缙云北部为永康县一部分。吴太平二年(257),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,松阳属之;吴宝鼎元年(266),又分会稽郡西置东阳郡,永康县属之。缙云地分属临海郡之松阳县和东阳郡之永康县。
东晋太宁元年(323),分临海郡东部置永嘉郡,松阳县属之。隋开皇九年(589),分松阳县东部置括苍县,废永嘉郡置处州。开皇十二年,又改处州为括州。隋初废东阳郡置婺州,大业初复改婺州为东阳郡、括州为永嘉郡。今缙云地北部仍属东阳郡永康县,南部属永嘉郡括苍县。
唐武德四年(620),改东阳郡为婺州,于永康县置丽州,分置缙云县,属丽州。八年,废丽州及缙云县,仍属永康县。万岁登封元年(696),分括州括苍县东北界及婺州永康县南界置缙云县(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作圣历元年(698),此据。此据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),因境内缙云山而名,属括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括州为缙云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括州。大历十四年(779)因避德宗讳(名适,音kuo),改括州为处州,缙云县属之。
五代时,缙云县为吴越国之地,仍为处州属县。宋时亦属处州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,蒙古军攻占处州,改处州为处州路。至正十九年(1359),朱元璋占处州,改处州路为安南府,旋改处州府。缙云县属之。
明、清时,缙云县属处州府。清宣统三年(1911)十年光复处州,处州成立军政分府,缙云县属之。
民国3年(1914),设钱塘、会稽、金华、瓯海4道,缙云县属瓯海道。16年废道制,实行省县两级制,缙云县直属浙江省。19年,浙江省实行县政督察专员制,全省分为12区域,缙云县属第二特区。24年,全省分为9个督察区,属第九行政督察区。37年4月,全省裁并为6个行政督察区,7月又改为7个,缙云县先后属第六区和第七区。1949年5月,缙云解放。9月,浙江省分为7个专区,缙云县属第七专区。10月,七专区改为丽水专区。1952年1月撤销丽水专区,缙云县改属金华专区。1963年5月复丽水专区。1968年11月丽水专区改称丽水地区,缙云县属之。
仙都,在丽水市缙云县境内,是一处以峰岩奇绝、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,国家AAAA级旅游区。
境内九曲练溪、十里画廊、山水飘逸、云雾缭绕。有奇峰一百六、异洞二十七,有“桂林之秀、黄山之奇、华山之险”的美誉。仙都风景名胜区由仙都、黄龙、岩门、大洋四大景区组成,由鼎湖峰、倪翁洞、小赤壁、芙蓉峡、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组成,总面积为166.2平方公里。其中,鼎湖峰,状如春笋,直刺云天,高170.8米,是世界最高大柱石,堪称“天下第一峰”、“天下第一石”、“天下第一笋”。
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,四时不竭,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架鼎炼丹,跨龙升天时,鼎塌成湖,故称“鼎湖”。黄帝祠宇作为仙都风景名胜区最主要的人文景观,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构成了“北陵南祠”的格局。倪翁洞又名初阳谷,相传是老子学生、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,嫉俗遁世,隐居于此而得名。洞中留有唐、宋、明、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,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,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其中倪翁洞中的“倪翁洞”三个篆字,是出时任缙云县令、李白族叔、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,最负盛名。
|